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一、基本信息
专业代码:080601
专业名称: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
专业类别:电气类
学 制:4年(弹性学制3-6年)
授予学位: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
本专业立足南疆、面向兵团、服务新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良好的人文科学素养、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和宽厚的电气工程、自动控制、新能源等多学科交叉的基本理论及工程知识;精于实践、勇于创新、敢于创业。培养政治可靠、专业过硬,具备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能在电气工程领域的装备制造、系统运行、技术开发、电力设计、电力建设、自动化以及新能源研究等部门从事设计、研发、运行、建设、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预期学生在毕业后五年左右能达到的具体目标如下:
1.具有良好的工程职业道德、个人修养以及国际视野,遵纪守法,在工作中具有社会责任感、沟通能力、协作精神、安全与环保意识,能够理解电气工程对社会的影响。
2.能够综合运用电气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从事与电气工程领域有关的发电厂和电网建设、系统调试与运行、保护与系统控制、维护检修、电气设备制造、管理等工作。
3.具有可持续发展、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有不断学习和适应发展的能力。
4.具有团队意识,能够在电气工程领域有关的系统运维、设计、开发和团队管理中担任协调、组织角色。
5.具备强弱电结合的知识结构、前瞻的专业视野和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能够将本专业新知识、新技术、新装备应用到工程实践中。
三、毕业要求
经过本科四年培养,毕业生应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遵从电力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履行岗位职责。
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1)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知识,能用于电气工程问题的计算、求解和建立抽象模型;
(2)能够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方面的产品设计等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3)掌握电力系统相关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4)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知识和技能,能进行自动控制方面的系统分析和设计。
3.具有选用适当的电气工程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电力维修和故障分析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电气工程专业调查、分析等能力,能够制定、组织执行维修和故障分析计划并评估解决效果。
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就电气工程相关技术和研究领域进行综合解决,承担或参与团队工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具有国际化视野,关注本专业全球性热点问题。
5.具有敏锐发现行业新趋势和技术的能力,并能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拓展视野,同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较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6.具有体育、军事和安全基础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身体素质良好,心理健康。
四、毕业要求实现矩阵
毕业要求(知识、能力与素质要求) |
实现课程 |
要求1.具有较好的人文艺术和社会科学素养,较强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较好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遵从电力行业的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能够履行岗位职责。 |
1.1 了解国家发展历史,明确党和国家发展历程,了解新疆历史,掌握新疆发展历程。 |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新疆地方史 |
1.2 具有一定的思想道德修养,具备人文和法律精神。 |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思想政治教育实践 |
1.3 具有较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具有基本的其他少数民族语言交流能力和外语交流能力。 |
应用维吾尔语、大学语文、大学英语、大学日语、大学俄语 |
要求2.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
2.1 掌握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基础知识,能用于电气工程问题的计算、求解和建立抽象模型。 |
高等数学、线性代数、大学物理、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线性代数、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电气工程制图、计算机辅助设计 |
2.2能够应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电气工程及自动化方面的产品设计等工程问题,并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 |
电路、电机学、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电路实验、电机学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 |
2.3掌握电力系统相关基础知识和实践技能。 |
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高电压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发电厂电气部分、供配电技术、配电系统操作实习、发输电系统实习、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电子技术课程设计 |
2.4掌握电力系统自动化知识和技能,能进行自动控制方面的系统分析和设计。 |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电气控制与PLC应用技术、自动控制原理、传感器与检测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气控制与PLC编程实习 |
要求3.具有选用适当的电气工程相关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电力维修和故障分析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较强的电气工程专业调查、分析等能力,能够制定、组织执行维修和故障分析计划并评估解决效果。 |
3.1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领域,解决实践问题,能使用技术语言,通过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的方式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并可进行说明、阐释。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 |
3.2具备可持续学习扩展能力,拓展相关领域内容,掌握交叉学科知识,具有较强的电气工程专业调查、分析等能力。 |
电力电子技术、电力系统故障分析、电力系统通信技术 |
要求4.具有团队合作精神,能够就电气工程相关技术和研究领域进行综合解决,承担或参与团队工作,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具有国际化视野,关注本专业全球性热点问题。 |
4.1能够基于所学背景知识分析和评价生产实践的相关做法,发现和辨析实践现象和问题,表达个人见解,承担或参与团队工作,探索开展专业相关工程训练和实践。 |
电力系统规划、发电厂热力设备、电力系统自动化、MATLAB与控制系统仿真、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工程训练 |
4.2关注本行业相关领域的全球化热点问题,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关注行业重大科学问题和决策。 |
电气工程前沿技术专题、新能源发电技术、电气安全 |
要求5.具有敏锐发现行业新趋势和技术的能力,并能够可持续学习的能力,拓展视野,同时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较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
5.1了解行业发展现状和趋势,关注领域内重大科技成果,拓展视野,具有终身学习意识和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自主学习能力,适应领域发展新要求,扮演新角色。 |
智能电网、人工智能导论、工业企业管理 |
5.2 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具备较强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 |
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 |
要求6.具有体育、军事和安全基础知识,达到国家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身体素质良好,心理健康。 |
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增强身心健康,踏实完成学习和工作;强化国家安全意识,掌握军事理论和技能,报效祖国。 |
体育与健康、阳光体育、形势与政策、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国家安全教育、劳动教育及实践、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 |
五、核心课程和主要实践教学
核心课程:电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原理、电机学、电力电子技术、信号分析与处理、电力系统分析、电力系统暂态分析、电力系统继电保护、高电压技术。
主要实践性教学环节:主要专业实验课包括电路实验、电机学实验、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数字电子技术实验、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实验、自动控制原理实验、电力系统综合实验;主要实习环节包括工程训练、电机学课程实习、电气控制与PLC编程实习、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设计、电力系统分析课程设计、配电系统操作实习、发输电系统实习、毕业/生产实习、毕业设计(论文)等。
六、毕业总学分及要求
本专业毕业要求至少修满172.5学分。
七、各类课程学时、学分及比例
课程设置 |
学时数 |
实验学时 |
实习周数 |
学分数 |
所占比例 |
占总学分比例 |
理论及实践教学 |
必修课 |
通识教育课程 |
740 |
170 |
|
42.5 |
25% |
81% |
学科基础课程 |
360 |
48 |
|
22.5 |
13% |
专业方向课程 |
648 |
136 |
|
40.5 |
23% |
小计 |
1748 |
354 |
|
105.5 |
61% |
选修课 |
通识教育课程 |
160 |
|
|
10 |
6% |
专业方向课程 |
384 |
16 |
|
24 |
14% |
小计 |
544 |
16 |
|
34 |
20% |
集中性实践教学 |
/ |
/ |
34 |
25 |
14% |
14% |
第二课堂 |
/ |
/ |
/ |
8 |
5% |
5% |
合计 |
2292 |
370 |
34 |
172.5 |
100% |
100% |
毕业总学分 |
172.5 |
八、各学期必修课建议学分分配
学期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十 |
学分 |
22.5 |
20 |
24 |
21.5 |
23 |
19.5 |
3 |
6 |
|
|